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十二年國教真的搞了什麼!

李明洋

這幾天的新聞總離不開十二年國教。

不少人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想消滅明星高中;有些人則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想廢除以往的菁英主義;也有人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想顛覆臺灣的升學制度。沒錯,十二年國教有許多作法和以往的聯考或學測非常不一樣,但就我的觀察,十二年國教在根本上是完全沒變,那就是跳脫不了以往考試制度的框架,所以不僅消滅不了明星高中,廢除不了菁英主義,更顛覆不了臺灣的升學主義,充其量,十二年國教只是在做法上耍些小把戲(超額比序、志願序、特色招生...),但這些把戲卻把考生和家長耍得團團轉,讓臺灣的教育環境更亂,對臺灣的教育傷害更深。

怎麼說呢?

打從一開始,教育部就把這個升學制度冠上了"十二年國教"這個頭銜,於是很自然地,大家會把十二年國教視為九年國教的延伸,結果根本就不是,十二年國教並不是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而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既然不是義務教育,就不見得人人都必須讀,也就不見得人人免學費。當初社會大眾不就是因為恍然發現十二年國教原來也要繳學費而大加撻伐,立法院諸公不也是為了十二年國教繳不繳學費而吵上天,而執政當局不也正因謊言被搓破而面臨施政危機嗎?所以教育部雖然打著十二年國教的名義,但根本跟九年國教不是一個樣,這難道不是一場騙局嗎?

其次,教育部說十二年國教要免試入學,免試入學說得多麼好聽,但是有免試入學嗎?許多人認為免試是騙人的,因為會考還是考試啊!但我的看法是,如果單指"免試",並沒有多大問題。怎麼說呢?因為會考(或稱之為畢業會考)的本意就是要了解學生學習的結果,以作為核定學生有否具備該教育階段的能力,是否可授予學生畢業證書的依據,比如芬蘭的學生在高中畢業時,就有所謂的畢業會考,會考及格就可頒授畢業證書,證明學生具備高中生的能力,並且取得了準大學生的資格。由此可知,會考是一回事,升學是另一回事。所以,如果教育部認為"會考"並非高中入學考試,所以"免試",邏輯上是沒多大錯誤。然而,問題就在於十二年國教是把"免試"和"高中入學"綁在一起,也就是把會考的成績用來作為高中入學的依據之一,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依據,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既然理論上,會考是用來檢驗學生是否具備國中能力的依據,教育部又為何要把這個檢驗工具拿來做為升學的依據,然後堅稱"免試入學",這難道不也是騙局一場嗎?

再者,教育部口口聲聲說十二年國教可以減輕學生的升學負擔,但我們看到學生有因此而壓力頓減嗎?有,那是對一免已經確定有學校讀的部分學生而言,對於更多不確定自己究竟能否順利進入理想學校(或最後被迫無奈接受的學校)就讀的學生而言,還有接續上場的特招在等著他們。就在此時此刻,還有無數的學子在燈火下埋首苦讀,而且那種不確定的惶恐仍在他們的心裡伴隨著。這樣也能說減輕學生的升學負擔嗎?有多少人會相信!?

雖然十二年國教喊出了適性揚才和因材施教的訴求,但既然逃脫不了升學考試的框架,又何來的適性揚才、因材施教呢?有很多人說,只要父母能夠知道孩子的程度在哪,去選填適合的學校,那不就是適性揚才?不就是因材施教嗎?真的是這樣嗎?父母真能知道孩子的程度能夠選擇怎樣的學校嗎?所謂的程度究竟是什麼?是看分數高低?還是看做人處事的成熟度?又,為何說是父母知道孩子的程度在哪?而不是說孩子自己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究竟孩子本身知不知道自己的程度在哪?難道孩子的興趣和志向是應該由父母來選擇,而不是由孩子自己來抉擇?再說,孩子的程度難道就只憑紙筆測驗的一紙分數就能論斷?難道孩子的才能就只是國、英、數...那幾科考試規定的科目就能論斷?舉凡考試不考的,難道就不重要?這些冰冷的數字,難道就能把人加以分類,分數高的是英才,分數低的是蠢才?曾幾何時,我們用來評量一個人的才能,已經窄化到只限於考試的科目而已,而且居然認為這樣的作法天經地義?能不令人痛心嗎?

我們不妨想想,人的一生有多長?對於一個15、16歲的孩子來說,中學教育階段不正是一個試探他的興趣和志向的階段嗎?又何必急於一時呢?但大人們卻在這個階段過到一半的時刻,沒來由地硬是設下一個轉折點[註],不僅殘酷地逼迫他們去面對,甚至還拙劣地設計出一個方法,用考試分數高低來論斷他們能力的優劣,並依此說服他們自己就是什麼樣的料,並要他們做出抉擇;想當然耳,對於自己未來究竟要做什麼都不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又能做出什麼抉擇呢?更可悲的是,有多少孩子就因為考試分數如何而真的以為自己就是那塊料!最後還不就是聽從父母的決定,將自己的未來交由父母來操刀,做選擇嗎?這樣,對孩子公平嗎?

我們大人自己也曾經是孩子,有多少人曾經也在懵懂未知,或在心不甘情不願,甚至是在捨棄自己興趣的情況下,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因而抱憾終生,難道我們還要繼續複製這樣的結果到我們的孩子身上,繼續讓他們"聽話"下去,繼續把他們的未來交到我們的手上,幫他們做抉擇嗎?

都已經到了21世紀,當國際社會都在講求知識經濟,在強調培養國民帶得走的能力,在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互助合作、創造革新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時刻,咱們臺灣的教育卻還在搞爾虞我詐、錙銖必較、惡性競爭等上個世紀的聯考制度,甚至是更早以前的科舉取士這樣的把戲?

我必須這麼說,只要考試升學制度一日不除,談什麼教育改革都是枉然,再進一步說,只要"科舉考試"的觀念不改,談什麼教育的願景都是假的!所以,臺灣的教育體質能否反轉,教改到底能不能成功,教育的理念是否能落實,那就要看教育部有沒有決心要玩真的,就要看教育從業人員能否力抗險阻,就要看臺灣民眾能否看清看透,把觀念加以扭轉而定了!

總地來看,十二年國教非但沒有改善臺灣教育環境的體質,反而讓學生和家長對未來感到無所適從,對教育政策充滿了疑惑,對主政者充滿不信任感,對這個環境的變局更是惶惶不可終日。所帶來的後遺症可謂大矣!!

十二年國教真的搞了什麼?只是更加深民眾的惶惑不安,把臺灣的教育環境搞得更亂而已。


註:芬蘭在中學階段即積極在課程中安排生涯輔導課程,由專業的生涯輔導教師定期提供學生生涯規劃的相關資訊與諮詢服務,並且配合實習課程,由學生自行安排校外實習活動,親自至自己感興趣的公司行號進行實地的了解與實務操作;此外,課程中亦有哲學和倫理課程,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等議題。在種種配套措施之下,讓孩子逐漸摸索出自己的興趣和志向,並了解自己適合就業或就學。反觀臺灣,升學主義掛帥的國中教育,著重的是升學率,重視的是如何考高分,似乎只要考高分就前途無虞,但曾有過任何生涯輔導的配套措施,讓孩子發覺並了解自己的志趣與性向,從而能夠正確地去判斷適合自己的未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