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PISA 2012讓芬蘭模式的關鍵要素更為穩固

Pasi Sahlberg原作

李明洋重點摘譯*  

PasiSahlberg.com / 2013-12-07   

原文網址: http://pasisahlberg.com/pisa-2012-reinforces-the-key-elements-of-the-finnish-way/

重點摘譯:

當OECD在本週公布了第5次的PISA結果,就立刻登上英國、瑞典、美國、芬蘭,以及其他國家的頭條,告訴各國民眾,他們國家的學校體系在全球PISA排行榜上的排名。雖然PISA最早是OECD會員國用以做為衡量自身教育標準之用,然而,現在PISA的排行榜已將非OECD會員國囊括進來,包括發展迅速的遠東地區城市,以及發展緩慢的中亞和北非國家。因此,在PISA的排行榜上,最佳的教育體系及最差的教育體系之間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在美國和英國,政客們非常失望,因為他們早先對自己國家教育所做的承諾及改革並沒有獲得實現。這樣的結果很容易被現任政府用來做為指責前任政府不當政策及錯誤改革的理由。就像瑞典,學生數學、閱讀和科學的表現,已持續下滑到該國PISA成績的歷史新低。芬蘭的媒體則是刊登著:"新的PISA排名給芬蘭的驕傲一記當頭棒喝:芬蘭在最新的PISA排名中下滑"和"芬蘭的學校體系:新的諾基亞?"芬蘭的政客也不樂見這些頭條新聞。

由PISA結果所呈現的教育表現停滯不前和向下滑落,有一部分可藉此評量指標的本質做解釋。只要快速瀏覽一下新的PISA結果,就可以立即得到一個概念,那就是亞洲國家已藉由以往的研究來提升他們的表現,如今他們在數學、閱讀和科學的排行榜上獨領風騷。上海的數學成績高達613分,打破PISA的紀錄,幾乎比芬蘭高出100分,相當於2年的學校教育。換句話說,當別人表現得更好的時候,就會讓你看起來更糟。我們應該銘記在心,許多亞洲教育體系之所以在PISA獲致輝煌的成果,是因為在年輕學子和他們的父母身上付出了極高的社會和經濟成本

芬蘭的教育名氣,有一部分是因為芬蘭在PISA前3次評量(2000年、2003年和2006年)的成績持續進步。在2000年至2006年間,沒有任何其他OECD成員國能夠和芬蘭一樣,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持續進步。相反的,許多國家普遍呈現退步的趨勢。在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瑞典和美國,學生的學習表現一直在下滑。此外,芬蘭一直擁有著最公平的教育體系,沒有多少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會受到諸如家庭社經背景等外在因素的影響

但芬蘭在PISA 2012的表現又是怎麼一回事?首先,芬蘭在3項評量的成績自2009年就開始走下坡了。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數學。這並不奇怪,因為近期由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Finnish National Board o f Education)所呈現的資料顯示,自2005年後,芬蘭初中畢業生的數學、科學和閱讀表現並沒有進步。其次,芬蘭男孩的數學、科學和閱讀似乎落後於女孩,其中又以閱讀為最。男孩對上學的看法往往比女孩抱持更負面的態度。第三、有更多的學校和學生處於失敗的風險之中(at risk of failing),因而表現低於期待。此時此刻,這些現象給予芬蘭人的多半只是問題,而不是下一步該怎麼做的解答。然而,芬蘭的教育部長承諾,將即刻針對芬蘭引以為傲的基礎教育體制進行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芬蘭的學校體系仍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亦即校際表現的差距依然很小,而且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受到家庭背景影響的程度,比大多數的國家還要少。就芬蘭人的看法,在PISA結果所傳達的訊息中,最重要的有如下幾項:

一、高平均分數和教育公平與否並不相互排斥

自1970年代以來,這一直是芬蘭教育政策的基石。有系統地投資於教育公平,例如公平分配學校資源、普及早期教育計劃,提供各校衛生福利服務,以及以孩童為中心的課程,逐漸地提升學習成果的品質。

二、政府授予學校安排課程和評量的自主權,而使得學生的表現更好

這樣的作法與芬蘭的教育邏輯基礎不謀而合。PISA的資料還顯示,表現最佳的教育體系並不依靠頻繁地針對學生實施標準化測驗,而是結合教師自行設計的評量,僅針對抽樣學生進行測驗,以及考慮周延的高品質考試(譯者註:系指高中會考),如此方不至於干擾學校的教學和學習活動。

三、選擇學校無法改善教育體系

事實上,強有力的公校體系似乎優於那些日益增加的各種替代性學校,諸如特許學校、免費學校和私立學校。芬蘭堅守著承諾,讓地方當局經營與資助公立學校,以持續保持及發展教育體系。

自始至終,國際學生的評量都應小心謹慎地使用。PISA既可以是個好僕人,供我們差遣,卻也可以是個壞主人,反過來指使我們。雖然芬蘭在PISA的表現,自2006年以後就日益下滑,但仍是OECD表現最好的會員國之一。有些人看到芬蘭的表現衰退,於是建議"芬蘭模式的倡議者可能需要開始反問自己一些問題。"我們必須重視PISA 2012給予我們的啟示,那就是以競爭、標準化、考試本位的績效責任制,以及教育私有化來趨使教育體系提升的全球教育改革運動(Global 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GERM)正在挑戰著我們。芬蘭必須保有既往採用的課程。現在我們必須有智慧地更新舊有的學校體系,同時保有合作、創意、信任和專業精神的理想,以之做為教師工作的要素。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Pasi Sahlberg為芬蘭籍教育學者,擔任芬蘭國際行動與合作中心(Finlan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and Cooperation)主任,並兼任Helsinki及Oulu大學教授。此外,亦是國際著名教改學者,曾任職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並被許多國家聘請為教育改革顧問。著有暢銷書"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及該書續集"Finnish Lessons 2.0: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

(*本文獲Sahlberg教授授權中文翻譯,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