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以社會故事策略 改善自閉生干擾行為

李明洋

小德是個中度自閉症的孩子,在各學科裡,小德最拿手的就是數學,尤其是加法和減法的演算。不過筆者發現,小德為了加深記憶,常會將演算過程大聲的念出來,卻也因此干擾了同學,使同學無法專心計算。

無獨有偶的,小德的媽媽也向筆者反映,小德在家寫數學作業時,都會大聲演算,吵得準備考高中的哥哥沒辦法讀書。雖然媽媽說過很多遍,但小德總改不過來,因此希望筆者能協助改善小德的干擾行為。

雖然小德出聲演算的方式確實有助於計算,但若因此受到他人側目,甚至造成他人困擾,導致與同學、家人間的不睦,實非善策。有鑑於此,筆者採用社會故事(social story)策略,教導小德以較適當的方式運算,以免干擾他人。

社會故事策略是由美國教育學者Gray所提出,由教學者將圖畫或圖片等視覺線索,配上短句,以編寫成具有教化意義的簡短故事,然後讓學生從反覆閱讀的過程中,將教學者所要傳達的訊息記住,進而遷移至現實生活的教學策略。

由於自閉症孩童對於視覺線索的敏銳度頗高,因此,以社會故事策略教導自閉症孩童社交技能或正向行為,往往有不錯的效果。

當教師在編寫社會故事時,須注意幾項原則:首先,一個社會故事只針對學生的一種問題編寫;其次,社會故事所呈現的語句或圖畫必須符合學生的理解程度;再者,在社會故事的編排上,一次只呈現一幅圖,並搭配一個語句;此外,可藉由觀察、訪談,或書面資料等方式收集故事題材。最後,在撰寫語句時,除了社會故事的標題外,尚有幾種句型可供參考,分別是描述句、指示句、觀點句、肯定句、控制句及共同句。

描述句是描述故事的情境,包括人、事、時、地、物等;指示句是描述希望學生表現的行為;觀點句是描述別人的感受或想法;肯定句是描述一般人共同的想法或價值觀;控制句是描述學生在適當時機或地點,運用所提供的策略;共同句是描述他人協助孩童的行為。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程度、問題的類型、情境的需求等,斟酌選擇需要的句型。

在製作小德的社會故事書時,首先,筆者將故事標題訂為"我要安靜算數學",並根據平日的觀察,以及參考班上同學和小德媽媽的意見,編寫社會故事內容(見附錄),同時為每個句子畫上插圖。接著,筆者將插圖逐一掃描成電子檔,然後以電腦文書處理軟體編排成左文右圖的版面。

最後再列印、對摺,然後黏貼成一本小故事書。

製作好社會故事書後,筆者遂利用下課時間,帶領小德閱讀故事書,並為他示範安靜數數的方法。當確定小德理解故事的內容後,筆者就要求小德每次上數學課前兩分鐘先進教室,一邊聆聽筆者事先針對故事內容錄製的錄音帶,一邊閱讀故事書,直到讀完兩遍為止。

剛開始實施社會故事策略時,小德必須跟著錄音帶閱讀故事書;一週過後,小德就不需要錄音帶協助也能琅琅上口。在進行算術時,小德的聲音明顯變小,偶爾出現較大的聲音時,只要筆者稍微提示,小德就會自然脫口說出社會故事的內容,然後自行改正。到最後,小德幾乎不需出聲也能正確的計算。對於小德的改變,不僅同學感到滿意,小德的媽媽也很高興。


附錄:

小德的社會故事:我要安靜算數學

1.現在是數學課。
2.同學都坐在位子上。
3.老師發給我們作業單。
4.每個人都在算數學。
5.我也拿出筆開始計算。
6.同學都知道要小聲的計算。
7.我也小聲的數指頭。
8.我安靜算數學,老師很高興。

(本文原刊登於2008年9月8日國語日報特殊教育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