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市場本位的教育政策是行不通的

Pasi Sahlberg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G20 Summit / 2015-11

原文網址: http://pasisahlberg.com/the-myth-of-education-marketplace/

重點摘譯:

當今世界各國的政策制定者和從政者正面臨著雙重挑戰,一方面既要求學校教育能少花點錢多做點事,另一方面又要求學校教育能夠在國際教育評比上獲得高分。結果,各國政府都在尋覓教育表現卓著的國家,希望藉由仿效彼等國家的新穎的教育政策和教改模式,通常是企業化的經營模式,以期能夠迎頭趕上,領先群倫。

然而,當我們在向他國取經時,應該小心,因為在某國行得通的教育體系,未必在他國就能行得通。而且,政策制定者也應該瞭解,在這些教育成功的國家背後所潛藏的若干迷思。

一般人總認為某些國家的教育之所以表現卓著,是因為他們的教師都是由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擔任,是因為他們的學生和教師都比別國來得認真,以及是因為他們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上都更加善用電腦所致。結果,在一味追逐全球教育排名的驅策下,許多國家都把學校在國際評量的測驗成績視為教育有否成功的有利證據。

然而,所謂成功的教育體系乃遠遠超過學業上的考試得高分。在成功的教育體系裡,學業高成就和學業低成就學生間的差距很小,學生的身家背景並非學業成就的唯一決定因素,而且資源也能妥當地使用。當今,多數成功的教育體系都睿智地設計出能整體提升教育品質的政策,既追求卓越的學業成就,又能兼顧教育的公平性。

如今,採取市場本位的解決方案(market-based solutions)來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的作法已招致了諸多批評,因為彼等作法忽視了針對優良的教學法、學校的改善及卓越的教育體系所進行的全球比較數據和學術研究結果。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針對OECD會員國在PISA 2012的表現進行分析,結果歸納出如下幾點發現:

1.提供家長擇校權及強調校際競爭的升學制度和優質的教育體系並無關係

2.給予學校在課程和評量上擁有自主權可以提升教育表現;

3.私立學校學生的比例和整體教育品質無關

4.電腦並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

以上各項發現證明了市場本位的教育政策並不是提升教育表現的最佳方法。這個結論同樣也獲得了在美國、智利、澳大利亞和瑞典等國境內所進行的大規模教改結果的支持。既然如此,為何世界上許多教育體系仍舊堅持市場本位的教育政策呢?其中一個原因是,由利益團體所資助的研究數量愈來愈多,因此,市場本位教育改革的倡議者可以輕易地從這些研究中挑選出支持他們的研究。於是,在這種資訊被刻意製造出來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決策者就可以宣稱他們的政策是有證據支持的,是經得起驗證的好方法。

政府該走的正確之路是要擘劃出國家未來的教育藍圖。為每個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並不是把其他國家錯誤的政策拿來用,也不是把教育當成商業來操作,而是要把學校營造成能真正發掘出孩子的好奇心、才能、天分和本質的地方。

既然證據已經很清楚了,我們就應該朝著正確的路勇往直前。


作者簡介

Pasi Sahlberg為芬蘭籍教育學者,擔任芬蘭國際行動與合作中心(Finlan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and Cooperation)主任,並兼任Helsinki及Oulu大學教授。此外,亦是國際著名教改學者,曾任職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並被許多國家聘請為教育改革顧問。著有暢銷書"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及該書續集"Finnish Lessons 2.0: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

(*本文取得Sahlberg教授中文翻譯授權,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