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比爾蓋茲,停止耗費納稅人的血汗錢在空洞的想法上

Anthony Cody原作

李明洋摘譯、改寫*

Living in Dialogue / 2016-10-07

原文網址: http://www.livingindialogue.com/gates-want-taxpayers-subsidize-ed-tech/

重點摘譯:

10月6日,比爾蓋茲在部落格上貼文,呼籲政府在諸多方面進行投資,其中也包括教育科技。他建議政府應該:

1.提供地球上的每個人負擔得起,且不會影響氣候變化的能源;

2.針對HIV及神經退化性疾患研發疫苗;

3.讓世界免於遭受比伊波拉(Ebola)和茲卡(Zika)病毒更嚴重的流行病;

4.給予每個學生和教師新的工具,好讓所有的學生用有世界一流的教育。

我贊同他向政府所提的前3項建議,但是,我卻不是那麼贊同他對教育科技所做的建議。他在文章中寫道:

"科技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也可以讓他們做起事來更有效率,因為他們可以在課堂上下載影片,和其他教師聯絡,觀摩最優秀的教師的教學,也可以即時獲得學生的回饋。儘管私部門已將這種想法付諸實行,但是政府撥補經費從事研發將能提振市場,有助於找出最有效的方法,進而給予教師和學生新工具,讓他們把工作最到最好。"

但是,他卻說這些技術都"還只是起步階段",事實上,他所說的每一件事早就已經存在了十年,甚至更久。我們不妨逐一檢視他的具體想法:

1.教師上傳影片,以及觀看其他教師的教學影片。對於這點,要上傳自己的影片或去觀看別人的影片,對教師來說並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問題。而且"蓋茲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的"有效教學評量(Measur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計畫也已為這個概念投資了數百萬資金,和"全國教學專業標準委員會(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NBPTS)"合作,創造了模式經驗庫。但我認為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個計畫是成功的。

2.即時獲得學生回饋。對於這點,蓋茲基金會的MET計畫也有建議(教師)針對學生進行調查,以蒐集教學上的回饋,並且建議教師把這些調查數據結合觀察和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做為評鑑教師的有用資料。我當然同意這種作法可以了解學生對自己如何學習的看法。我只是不明白,科技和這種作法有何相干?身為教師,他人總是能持續對我的教學提供"即時的"回饋,而且任何人要來班上看我上課,也都是可以的。雖然我們可以正式且系統性地進行調查,但我很難想像,什麼樣先進的科技能夠讓這樣的作法更有價值。

真正讓人感到納悶的是,十餘年來,就在比爾蓋茲將教育當成慈善事業的核心後,這就是他所有的建議。

而且他究竟想要政府投資在哪些他還沒嘗試過的東西上面呢?蓋茲基金會在MET計畫砸了4500萬美元,而且我們也看不到多少有用的結果。

比爾蓋茲已經成功地讓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資助他先前提出的計畫"共同核心(Common Core)"。但是,蓋茲基金會在一開始就犯了一個策略上的錯誤,那就是他們假設標準化測驗的結果可以拿來做為教育品質的指標性"結果"。首先,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投資了3億美元發展"智能平衡評量聯盟(Smarter Balanced Assessment Consortium, SBAC)"和""大學與職涯準備度評量夥伴聯盟(Partnership for Assessment of Readiness for College and Careers, PARCC)"測驗,然後各州政府又支付了數十億美元來管理這些測驗,以及購買符合測驗內容的新課程。對此等作法,主事者做出了各種崇高的承諾,表示此舉將提升學生的學業成就,但是迄今為止,我們根本看不到什麼證據足以支持這樣的作法。

政府確實有責任投資教育,甚至投資教育研究。但是比爾蓋茲必須要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證據,來要求政府投資於教育科技。畢竟已經有數十億的資金投注在教育科技上,但我們仍舊看不到任何實質的證據證實科技有助於學生的學習。蓋茲在兩年前就坦承(他投資的教育科技實施)結果很糟,表示問題出在於科技只對那些有學習動機的學生有幫助而已,而且他還說"我們有一個現象,那就是美國有許許多多沒有學習動機的學生。"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政府投資"意思就是我們在花納稅義務人的錢。而蓋茲仍舊是最大股東的微軟公司,就像許多公司行號一樣,為了逃稅而把利潤轉移到海外去。不妨看一下以下這則"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所作的報導:

"現金並沒有從買家的口袋裡直接流入微軟總部。相反的,該公司透過設在愛爾蘭、新加坡和波多黎克的3個銷售單位,掌控微軟的產品獲利權,從世界各地牟利。藉由在人口較少,稅賦較低的地區,以及在諸如百慕達等近乎免稅的地區販售產品的方式,微軟公司過去十年來已省下數十億美元的稅金。"

如果蓋茲認為政府應該在這些研究計畫上做投資,那麼他就應該做出保證,讓他所創立的公司繳交應該繳納的稅金。

科技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我並不認為應該把學校的科技設備給剝奪掉。老練的教師可以得到最新的科技工具,也有辦法在課堂上使用這些科技,尤其是初中和高中教育階段。這樣的結果可以讓學生藉由科技來重新塑造世界。但是在這樣的創新科技驅動下所帶動的教育革命,還沒有結出豐碩的果實。某些最成功的學校,甚至在"矽谷(Silicon Valley)"的學校,將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拿走,結果發現學生的表現反而更好

截至現在,蓋茲基金會似乎還無法了解學生如何學習,或無法了解究竟什麼能讓學生有動機學習。如果他們不要把重點放在考試成績上面,那麼或許會得到什麼也說不定。而且,納稅義務人的血汗錢也不應該耗費在這些空洞的想法上。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Anthony Cody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及聖荷西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曾任職於美國加州奧克蘭(Oakland)的高貧困學校達24年,其中18年擔任中學科學教師。2011年,擔任華盛頓特區"拯救學校(Save Our Schools)"遊行活動的組織成員,也是"公共教育網路(Network for Public Education)"的創始成員之一。目前居住於加州的門多西諾縣(Mendocino County),長期在美國著名教育刊物"Education Week(教育週刊)"專欄執筆,而其自行經營的部落格"Living in Dialogue"亦相當著名,著有暢銷書"The Educator And The Oligarch: A Teacher Challenges The Gates Foundation",評價非常高

(*本文獲原作者Cody授權中文翻譯,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