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PISA 2015給予芬蘭及世界各國的啟示

Joe Helm專訪

Pasi Sahlberg受訪

李明洋摘譯、改寫*

Washington Post / 2016-12-08

原文網址: http://pasisahlberg.com/interview-washington-post-happened-finlands-schools/

重點摘譯:

芬蘭的學校(教育)到底怎麼了?

這是最近一次針對73個國家的學業成就進行的調查結果公布後,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所要問的共同問題。

芬蘭曾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中持續居於頂尖的地位。

PISA並不考記憶性的問題,而是評量學生如何運用理論及思考能力來解題。對於這些試題,芬蘭的學生曾是如此的駕輕就熟,致使其他國家的教育工作者和主事者將這個國家視為教育的典範國家。

誠如以下幾個世界各國對芬蘭教育所下的標題:

"芬蘭如何打破每一項規則,並且創造出頂級的教育體系。"

"芬蘭教育可以給中國的啟示。"

"如果芬蘭最優質的教師在美國的學校執教會如何?"

"愉快教學,快樂學習:芬蘭(教育)成功的13個秘密。"

但是,在週一公布的2015年PISA最新結果顯示,芬蘭自2012年數學排名首度掉出前10名後,其排名又持續滑落。在2009年至2012年間,芬蘭的數學成績下滑了2.8%,科學成績下滑了3%,閱讀成績則下滑了1.7%。

根據PISA 2015年的結果顯示,芬蘭3個科目的成績都退步,其中,科學退步了11分,閱讀退步了5分,數學則退步了10分。在其他名列前茅的國家裡,除了越南呈現出類似的情形外,其餘各國不是持平,就是稍微進步。目前,芬蘭的數學排名第12,科學排名第5,閱讀則排名第4。

不過,這樣的表現仍舊遠遠領先從來就沒有任何一科擠身前10名的美國。美國學生在PISA 2015的表現是:數學排名第40,科學排名第25,閱讀排名第24。

關於該如何將PISA的結果用於解讀某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以及該如何嚴肅面對該結果,一直以來都被廣泛地討論。儘管芬蘭學生的卓越表現已被各國,尤其是被西方各國視為仿效的典範,但如今,導致芬蘭成績退步的原因為何,以及該如何加以因應則成為各國亟欲探詢的議題。

對此,"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邀請到芬蘭籍的教育學者、教育政策領導者,同時也是暢銷書籍"芬蘭啟示第2版(Finnish Lessons 2.0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的作者Pasi Sahlberg,來為各位解答某些疑問。


問:您認為芬蘭PISA成績退步最可能的原因為何?是因為芬蘭被其他國家趕上了,還是因為芬蘭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呢?

答:要解釋何以包括芬蘭在內的某些國家在國際評量上的表現會比較好是很難的。同樣的,要想準確地解釋何以某些國家的成績會退步也是很難的。當我們在檢閱OECD公布的PISA結果時,我們必須以更寬廣的視野來做觀察,而不是只聚焦在平均分數上。

其中有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教育的公平性,例如在面對不同背景的學生時,學校體系的公平性如何呢?即使從這個較寬廣的視野來做觀察,無論是學生的學習成就,抑或是教育體系的公平性,芬蘭的表現也呈現出顯著下滑的現象。而我們現在了解到,這兩個指標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其實,早在8年多前,我已對芬蘭的表現下滑,提出了3個主要原因:

第一、過去10年以來,芬蘭男學生的學業表現呈現出明顯且驚人的退步趨勢。這個令人難以接受的現象比任何一個OECD會員國都還要嚴重。因此,芬蘭是唯一一個女學生在數學、科學和閱讀的表現都顯著優於男學生的國家。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性別差距,其中有一個原因是芬蘭男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大不如前。截至21世紀初,芬蘭的小學曾擁有過世界上最喜愛閱讀的學生,但如今已不再如此了。在作答PISA的評量科目時,作答者必須擁有相當程度的閱讀理解能力。近10年以來,隨著學齡孩童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等手持式科技以後,更加速了這種趨勢。

第二、孩童花在螢幕上的時間往往會佔用掉花在書本上的閱讀時間。根據某些全國性的調查發現,芬蘭大多數的青少年每天花在網路上的時間超過了4小時,而過度沉迷於網路或其他視聽媒體(每天使用時間超過8小時)的人數則日益增多,達到了和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相等的程度。而最新研究的結果則指出,網路對大腦主要會造成3種後果:更淺薄的訊息處理,更易於分心,以及使得自我控制機制造成變異。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當個體愈是仰賴數位科技進行溝通、互動和娛樂,就愈不容易專心於從事諸如數學和科學等科目中複雜的概念性議題。有趣的是,大多數國家在她們的青少年族群中也都發現了相同的現象。

第三、芬蘭自2008年開始,經濟即嚴重地衰退,而教育受到的影響乃甚於其他公部門。持續性的財政緊縮迫使芬蘭大多數的市政當局刪減經費,合併學校,增加班級人數,以及限制專業發展和學校改善。財政緊縮對教育造成最大傷害的莫過於裁減支持性人員、班級助理員,以及特殊教育人員。以前,芬蘭及早介入的作法使得低成就學生的人數相對較少。但如今,這些在閱讀、數學和科學表現不佳的學生人數正直逼國際平均值。這可能會驅使芬蘭的教育更形不公。我想,以下這句話或許可用來做為芬蘭的格言,那就是"教育的公平來得慢,卻去得快(Equity in education arrives on foot but leaves on horseback.)。"

我認為擺在眼前的事實是,目前大多數的OECD會員國已將自己國家的教育政策,例如課程、教學時間和考試(內容和形式)等,盡可能地配合PISA,藉此提高自己國家的PISA成績。也因此,使得芬蘭的PISA排名受到了影響。芬蘭的教育政策完全不把在PISA表現卓越當成目標。


問:最新的PISA結果是否引起芬蘭教育主事者的關注呢?

答:就芬蘭來說,PISA結果主要是被用來與芬蘭自身進行的全國性調查結果做驗證,而不是將之視為單一指標。意思就是,PISA 2015的多數發現,其實芬蘭早已知之甚悉。對芬蘭媒體而言,PISA 2015並不是什麼大新聞。對於PISA結果,芬蘭當局表示芬蘭仍舊在OECD各國中名列前茅,但同時也對教育的日益不公表達關切。此外,對於芬蘭男孩令人驚訝的低表現,以及區域之間差距的擴大,當局也表示關切。

目前芬蘭的校園裡,有愈來愈多的移民學生。這些學生甫至芬蘭時,都不會說芬蘭語,而且學習芬蘭語比起學習其他語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PISA 2015的結果揭露出,與其他各國比起來,這些非在芬蘭出生的學生與其他學生在3科評量的差距相對較大。雖然移民學生的人數大約只佔PISA樣本的4%,但是兩者間的差距卻是個日益嚴重的問題。不過,這並不是芬蘭整體成績下滑的主因。


問:您能預測芬蘭將做出任何改變,以因應成績的下滑嗎?

答:芬蘭不把PISA結果拿來驅使教育進行改革。所以,不會有什麼政策會因為受到PISA的影響而有所改變。芬蘭教育部長已經發布了一項全國性計畫,主要是要改善小學和初中教育。該計畫的內容包括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強化學生參與學校事務,讓學體學生從事更多的體育活動,以及教室裝設更多的科技設備。芬蘭人認為,因應學生學業成就不佳的最好方法並非提高標準,增加教學時數或分派更多的回家作業,而是讓所有人覺得學校是個更有趣,更令人感到愉快的地方。目前,芬蘭教育政策的其中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要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增加學校(所提供)的福利。


問:許多國家都試圖要學習芬蘭的教育成就。PISA的最新結果會讓其他國家裹足不前嗎?其他國家應該從芬蘭的成績退步中汲取到何種啟示,而您認為芬蘭又應該從這些結果中學到什麼教訓呢?

答:就某方面來看,芬蘭仍舊擁有世界上表現最卓著的教育體系。我認為其他國家依然可以把芬蘭視為一個有趣的例子,因為芬蘭的教育體系在許多方面都與日本或加拿大等同樣在PISA中表現卓越的國家相當不同。我們必須注意的是,PISA告訴我們的只不過是某國教育的一小部分而已。例如,芬蘭教育到底做了哪些東西,有更多的部分並沒有呈現在PISA的結果中。如果只聚焦於PISA的成績,就想獲得良好的教育靈感或啟發,那是相當短視的。芬蘭的早期兒童教育,高度尊重教育專業,極度重視兒童福利與全人發展,以及以其他模式替代所謂的績效責任制,凡此種種,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都還是極為有用且值得感到興趣的部分。

我認為,現在很有趣的是,其他國家可以更仔細地觀察芬蘭將會如何因應國際評量結果下滑的新局面。

對世界各國而言,他們所能獲得的啟示如下:

第一個啟示當然不是針對學校教育進行調整,以追求更高的PISA成績。未來幾年,外國的觀察家看到的是,芬蘭校園裡將落實更為統整的跨學科式教學,也因而減少了數學課和科學課的教學時間。他們也會目睹,芬蘭的所有學校將更重視藝術和體育活動。

至於第二個啟示,則是芬蘭將持續針對教育需求進行改善,同時增進教育的公平和平等。國際參訪者很可能會看到芬蘭透過各政黨間的加強對話及意見上的交流,使得教育體系得以為每個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最後,芬蘭應該從最近的PISA結果中學習到的教訓是,刪減教育支出必定要付出代價。在資源緊縮的情況下,認為教育表現仍會持續卓著,以及學校仍可繼續改善是極為短視的。至於芬蘭的政客和官僚是否真能嚴肅看待這些教訓,則有待我們持續觀察。


受訪者簡介

Pasi Sahlberg為芬蘭籍教育學者,擔任芬蘭國際行動與合作中心(Finland’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Mobility and Cooperation)主任,並兼任Helsinki及Oulu大學教授。此外,亦是國際著名教改學者,曾任職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並被許多國家聘請為教育改革顧問。著有暢銷書"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及該書續集"Finnish Lessons 2.0: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
 
(*本文取得Pasi Sahlberg教授中文翻譯授權,本人特此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